5 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 5.1 管网安装 Ⅰ 主控项目 5.1.1 管网采用钢管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和《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5.1.2 管网采用不锈钢管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 12771和《不锈钢卡压式管件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 19228.2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5.1.3 管网采用铜管道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T 18033、《铜管接头 第1部分:钎焊式管件》GB/T 11618.1和《铜管接头 第2部分:卡压式管件》GB/T 11618.2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5.1.4 管网采用涂覆钢管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20部分 涂覆钢管》GB 5135.20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5.1.5 管网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9部分 塑料管道及管件》GB 5135.19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尺量、观察检查。 5.1.6 管道连接后不应减小过水横断面面积。热镀锌钢管、涂覆钢管安装应采用螺纹、沟槽式管件或法兰连接。 5.1.7 薄壁不锈钢管安装应采用环压、卡凸式、卡压、沟槽式、法兰等连接。 5.1.8 铜管安装应采用钎焊、卡套、卡压、沟槽式等连接。 5.1.9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承插式粘接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法兰式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法兰与其他材质法兰对接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螺纹式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内丝接头的注塑管件螺纹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沟槽式(卡箍)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沟槽(卡箍)注塑管件连接。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强度试验。 5.1.10 管网安装前应校直管道,并清除管道内部的杂物;在具有腐蚀性的场所,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管道、管件等进行防腐处理;安装时应随时清除管道内部的杂物。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用水平尺检查。 5.1.11 沟槽式管件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选用的沟槽式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11部分:淘槽式管接件》GB 5135.11的要求,其材质应为球墨铸铁,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球墨铸铁件》GB/T 1348的要求;橡胶密封圈的材质应为EPDM(三元乙丙橡胶),并应符合《金属管道系统快速管接头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SO 6182-12的要求。 2 沟槽式管件连接时,其管道连接沟槽和开孔应用专用滚槽机和开孔机加工,并应做防腐处理;连接前应检查沟槽和孔洞尺寸,加工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沟槽、孔洞处不得有毛刺、破损性裂纹和脏物。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3 橡胶密封圈应无破损和变形。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 沟槽式管件的凸边应卡进沟槽后再紧固螺栓,两边应同时紧固,紧固时发现橡胶圈起皱应更换新橡胶圈。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 机械三通连接时,应检查机械三通与孔洞的间隙,各部位应均匀,然后再紧固到位;机械三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500mm,机械四通开孔间距不应小于1000mm;机械三通、机械四通连接时支管的口径应满足表5.1.11的规定。 表5.1.11 采用支管接头(机械三通、机械四通)时支管的最大允许管径(mm) 主管直径DN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支管直径DN 机械三通 25 40 40 65 80 100 100 100 100 机械四通 — 32 40 50 65 80 100 100 100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6 配水干管(立管)与配水管(水平管)连接,应采用沟槽式管件,不应采用机械三通。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7 埋地的沟槽式管件的螺栓、螺帽应做防腐处理。水泵房内的埋地管道连接应采用挠性接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或局部解剖检查。 5.1.12 螺纹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宜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管道螺纹密封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GB/T 196、《普通螺纹 公差》GB/T 197和《普通螺纹 管路系列》GB/T 1414的有关规定。 2 当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宜采用补芯,当需要采用补芯时,三通上可用1个,四通上不应超过2个;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3 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1.13 法兰连接可采用焊接法兰或螺纹法兰。焊接法兰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并宜重新镀锌后再连接。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的有关规定。螺纹法兰连接应预测对接位置,清除外露密封填料后再紧固、连接。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5.1.14 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1.14的规定。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其距离顶板、墙面的安装距离不宜小于200mm。 表5.1.14 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mm) 公称直径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距离 40 40 50 6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5.1.15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1.15-1~表5.1.15-5的规定。 表5.1.15-1 镀锌钢管道、涂覆钢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 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距离(m) 3.5 4.0 4.5 5.0 6.0 6.0 6.5 7.0 8.0 9.5 11.0 12.0 表5.1.15-2 不锈钢管道的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 公称直径DN(mm) 25 32 40 50~100 150~300 水平管(m) 1.8 2.0 2.2 2.5 3.5 立管(m) 2.2 2.5 2.8 3.0 4.0 注:1 在距离各管件或阀门100mm以内应采用管卡牢固固定,特别在干管变支管处; 2 阀门等组件应加设承重支架。 表5.1.15-3 铜管道的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 公称直径DN(mm)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水平管(m) 1.8 2.4 2.4 2.4 3.0 3.0 3.0 3.0 3.5 3.5 4.0 4.0 立管(m) 2.4 3.0 3.0 3.0 3.5 3.5 3.5 3.5 4.0 4.0 4.5 4.5 表5.1.15-4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 公称外径(mm) 25 32 40 50 65 80 最大间距(m) 1.8 2.0 2.1 2.4 2.7 3.0 表5.1.15-5 沟槽连接管道最大支承间距 公称直径(mm) 最大支承间距(m) 65~100 3.5 125~200 4.2 250~315 5.0 注:1 横管的任何两个接头之间应有支承; 2 不得支承在接头上。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2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4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5 当管道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且防晃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6 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除中间用管卡固定外,还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m~1.8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5.1.16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采取抗变形措施。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穿过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穿过卫生间或厨房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且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5.1.17 管道横向安装宜设2‰~5‰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净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当喷头数量小于或等于5只时,可在管道低凹处加设堵头;当喷头数量大于5只时,宜装设带阀门的排水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5.1.18 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红色环圈标志,宽度不应小于20mm,间隔不宜大于4m,在一个独立的单元内环圈不宜少于2处。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5.1.19 管网在安装中断时,应将管道的敞口封闭。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5.1.20 涂覆钢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1 涂覆钢管严禁剧烈撞击或与尖锐物品碰触,不得抛、摔、滚、拖; 2 不得在现场进行焊接操作; 3 涂覆钢管与铜管、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过渡接头。 5.1.21 不锈钢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1 薄壁不锈钢管与其他材料的管材、管件和附件相连接时,应有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2 公称直径为DN25~50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螺纹转换连接件(如环压或卡压式不锈钢管的螺纹转换接头)连接。 3 公称直径为DN65~100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宜采用专用法兰转换连接件连接。 4 公称直径DN≥125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宜采用沟槽式管件连接或法兰连接。 5.1.22 铜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1 硬钎焊可用于各种规格铜管与管件的连接;对管径不大于DN50、需拆卸的铜管可采用卡套连接;管径不大于DN50的铜管可采用卡压连接;管径不小于DN50的铜管可采用沟槽连接。 2 管道支承件宜采用铜合金制品。当采用钢件支架时,管道与支架之间应设软性隔垫,隔垫不得对管道产生腐蚀。 3 当沟槽连接件为非铜材质时,其接触面应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5.1.23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1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承插式粘接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法兰式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法兰与其他材质法兰对接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螺纹式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内丝接头的注塑管件螺纹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沟槽式(卡箍)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沟槽(卡箍)注塑管件连接。 2 粘接连接应选用与管材、管件相兼容的粘接剂,粘接连接宜在4℃~38℃的环境温度下操作,接头粘接不得在雨中或水中施工,并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 5.1.24 消防洒水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1 消防洒水软管出水口的螺纹应和喷头的螺纹标准一致。 2 消防洒水软管安装弯曲时应大于软管标记的最小弯曲半径。 3 消防洒水软管应安装相应的支架系统进行固定,确保连接喷头处锁紧。 4 消防洒水软管波纹段与接头处60mm之内不得弯曲。 5 应用在洁净室区域的消防洒水软管应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编织网型式焊接软管,不得采用橡胶圈密封的组装型式的软管。 6 应用在风烟管道处的消防洒水软管应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编织网型式焊接型软管,且应安装配套防火底座和与喷头响应温度对应的自熔密封塑料袋。